2024江门马拉松是几类赛事?

导语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规定,2024江门马拉松赛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B类赛事。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规定:

  2024江门马拉松赛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B类赛事,但赛事流程、服务等方面,将继续按照A1类赛事的高标准来执行。

  马拉松等级划分是国际田联为了规范全球马拉松赛事而设立的标准,将路跑赛事分为A类(A1类、A2类)、B类及C类,主要以赛道、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等为评定标准。

  A1类的赛事被定义为最高等级的国际赛事,它的赛道、丈量、距离、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等核心竞赛组织工作达到世界田联、全国纪录、成绩认证标准(承认纪录及达标成绩)。对于马拉松爱好者而言,只有通过中国田协A1类赛事认证的赛事成绩方可计入中国田协的马拉松以及相关运动的成绩排名,可以申报路跑大众选手等级。

  更多内容↓↓↓

  马拉松赛事分级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分为A类(A1类、A2类)、B类、C类三个等级。

  A1类赛事指赛事的赛道、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等核心竞赛组织工作达到中国田协成绩认证标准(承认纪录及达标成绩)。

  A2类赛事指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基本达到在中国田协管理认证标准。

  B类赛事指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达到在该赛事的选手之间公平竞赛的基本标准。

  C类赛事指社会力量办赛、300人以上规模的(100人以上规模的越野跑)、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田径协会或马拉松归口管理部门监管的赛事。

  注意:A1类赛事成绩计入中国田协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成绩排名,可以申报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大众选手等级。在满足其它相关专业技术标准后,赛事可以申办全国锦标赛,创造的成绩可申报全国、亚洲以及世界纪录;

  A1类赛事应为:

  (一)竞赛项目为以下世界田联承认世界纪录的竞赛标准距离:

  - 马拉松:42.195公里

  - 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

  - 其他距离项目:5公里、10公里、100公里,公路接力跑(只限马拉松距离);

  (二)赛道丈量、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测达到世界田联成绩认证条件:

  1. 赛事路线具有世界田联及世界马拉松及长跑协会(以下简称AIMS)“B”级以上资质丈量员出具的丈量报告,以及AIMS出具的丈量证书;

  2. 起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能超过总距离的50%,且起终点之间的海拔下降与赛道总距离的比率不超过千分之一;

  3. 赛时须有丈量员或其他经丈量员指派的有资质的技术官员(咨询相关机构后)乘坐前导车观察,以证实运动员所跑的路线为丈量路线;

  4. 比赛时须使用中国田协审定通过的感应计时系统,必须有净计时成绩;距离超过10公里的赛事,计时点应每5公里1个;在赛道最远端的折返点应有感应计时点;

  5. 分段计时点、折返点和起、终点等处设置比赛录像,记录比赛的全过程;

  6. 赛事总管为国家级以上裁判,且有至少2年执裁马拉松赛事经验,其他各主要岗位(检录、起终点、检查、计时、饮水饮料、赛后、竞赛秘书、仲裁)必须为国家级以上裁判,以上岗位必须由省级田径协会或裁判管理部门选派;

  7. 赛事须进行兴奋剂检查,最少为6例含EPO检测(男3,女3)的样本;单性别比赛则最少为3例;

  (三)严格遵守中国田径协会颁布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中国马拉松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定。

  A2类赛事应为:

  (一)赛道丈量、计时、裁判达到中国田协成绩认证条件:

  1. 赛事路线具有中国田协丈量员出具的丈量报告,以及中国田协出具的丈量证书;

  2. 赛时有中国田协观察员或其他有资格的人员乘坐前导车观察,以确保运动员所跑的路线为丈量路线;

  3. 比赛时须使用中国田协审定通过的感应计时系统,必须有净计时成绩,在赛道最远端的折返点有感应记时点;

  4. 起、终点等处设置比赛录像;

  5. 赛事总管为国家级以上裁判,且有至少2年执裁马拉松赛事经验,其他各主要岗位(检录、起终点、检查、计时、饮水饮料、赛后、竞赛秘书、仲裁)必须为国家一级以上裁判,以上岗位必须由省级田径协会或裁判管理部门选派;

  (二)严格遵守中国田径协会颁布的最新世界田联竞赛规则、中国田协章程以及相关规定。

  B类赛事应为:

  (一)比赛时须使用感应计时系统;

  (二)须在终点设置比赛录像,记录完成比赛的所有人员;

  (三)赛事总管为国家一级以上田径裁判;

  (四)严格遵守中国田径协会颁布的最新世界田联竞赛规则、中国田协章程以及相关规定。

  C类赛事应为:

  该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达到选手之间公平竞赛的基本标准,同时应符合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田径协会或马拉松归口管理部门相关规定。

  A类赛事可以向中国田径协会申请共同主办;B类赛事可以申请中国田径协会技术认证(包括赛道、计时、裁判等)。C类赛事可以申请地方田径协会或马拉松管理部门技术认证、指导、共办,由省级田协或管理部门按季度向中国田协报备。

  A、B类赛事首次举办均应由当地主办单位在赛事举办日期至少60天、连续再次举办至少40天前向中国田协提交纸质有效申请材料。如与中国田协申请并签署1年以上共办协议单位,可在后续年赛前30天由组委会(可当地体育局)进行确认。

  上一年度的非共办赛事再次申请共办视为初次申请。

  须配合中国田协派遣的比赛监督到赛区开展相关检查工作(赛前、中、后),组委会承担因此产生的所有费用,并提供赛事证件、本地交通等协助。

  A类赛事的运营执行公司须有至少3名、B类赛事至少2名经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竞赛组织培训合格的人员。

  所有A类赛事,组委会应在赛事结束后48小时内将比赛芯片计时成绩提交至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报备赛事按附件要求提供。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江门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马拉松】可获赛事安排、路线、线上报名等信息,目前官方暂未公布,小编持续更新。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